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园新闻 > 防范校园欺凌,为成长保驾护航——关于“预防校园欺凌”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

防范校园欺凌,为成长保驾护航——关于“预防校园欺凌”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

2023年03月31日 10:00:17 访问量:296

尊敬的学生家长:

您好!

今年3月27日是第28个“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”。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,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《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<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方案>的通知》(晋教督〔2018〕1号)和《忻州市教育局关于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》要求,结合我县近年来发生的学生打架事件,根据省、市、县领导的相关批示,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领导重要批示精神,深刻吸取事件教训,举一反三,特此向广大家长朋友普及相关知识,希望广大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并预防校园欺凌。

一、“校园欺凌”的定义:

“校园欺凌”是发生在校园(包括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)内外、学生之间,一方(个体或群体)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、侮辱、造成另一方(个体或群体)身体伤害、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。

那么什么样的行为算得上校园欺凌?推推搡搡、辱骂同学,还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抢走同学的一块肉?

挪威学者Dan Olweus将校园欺凌定义为:“一名学生长时间地、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。”欺凌并非偶发事件,而是长期性、多发性的事件,这是比较标准的国际化定义。

国内的专家学者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的认定,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《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》,其中将校园欺凌行为定义为“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,实施欺负、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”。

但是,在青少年的世界中,欺凌和玩笑、伤害和打闹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,很多孩子对校园欺凌的恶劣性质依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,甚至在一些教师和家长看来,小孩的事能严重到哪儿去,明天自然就好了。

“‘主观故意’有时很难判断,所以同样的行为有的可能是校园欺凌,有的可能就是同学之间开的恶作剧或玩笑。”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。

“孩童之间的开玩笑和欺凌,有时大人觉得难以区分,其实校园欺凌唯一的标准就是——被欺负者是否出现心理创伤。”

举个例子,有学生把黑板擦、脏簸箕等物品放到半掩的门上,教师进教室时被砸得吓了一跳,全班同学哄堂大笑。如果这位教师的感觉是“我受够了,这些学生这样羞辱我,以后还怎么当老师!”那么,这就是一种被欺凌的感受。但如果老师的感觉是“这帮小孩,真是调皮到家了!”那么,这就是一种被恶作剧捉弄的感受。

所以,欺凌的标准不是欺凌者有没有“打人”,而是被欺凌者的心理伤势。

二、当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?

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社会问题,有复杂的成因,但外在的影响因素不外乎学校与家庭。当学生在学校里被欺凌之后,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:“为什么那个同学只欺负你”“你不要去招惹那个同学”“没什么大事,你就忍一忍吧”。

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基本动因,直接影响了孩子早期的行为塑造。很多家长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,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间的嬉笑打闹是极为正常的事,只要没有过激的举动或者身体上的皮肉之伤,大都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
同时,有的家长本身是“易怒易躁型”,一听孩子在学校受了欺凌,甚至直接鼓动孩子“以暴制暴”,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家里遭受家庭暴力,到了学校就找同学发泄,这类欺凌者本身也是受害者。以上这些因素,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欺凌事件的发生。

我们都要明白,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,是对校园欺凌的漠视。

所以,家长一旦发现子女可能遭受欺凌,首先要克制情绪、保持冷静。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来,及时与校方沟通,同时注意收集、保留相关证据,必要时可选择报警,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。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,以免事态恶化。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,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。

三、为预防校园欺凌家庭应该怎么做?

校园欺凌危害巨大,从每个孩子、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,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,在全社会形成共识,共同防止、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。这里,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,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。

①、加强监管。孩子离校期间的安全,家长是主体监管责任人。在孩子外出(或迟归)时,要做到知同伴、知去向、知归时,真正承担起孩子离校期间监管职责。

②、不要溺爱孩子。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,耐挫能力差,滋生任性、骄横等不良心理,容易成为欺凌者。

③、多与孩子沟通,尊重、关心孩子。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,无论工作再忙,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、交流,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,塑造孩子乐观向上、开朗活泼的性格。

④、切忌打骂孩子。当孩子犯错时,要注意耐心说教、正面引导,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,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,容易产生恐惧感、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。经常挨打的孩子,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,容易成为被欺凌者;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,容易成为欺凌者。

⑤、注重言传身教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言谈举止、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。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、抱怨、说脏话、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,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⑥、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。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、户外活动,多与同龄人交往、沟通,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,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、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。

⑦、定期与老师、其他孩子家长沟通。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,避免孩子与一些“不良少年”接触甚至拉帮结伙。

⑧、正确引导孩子。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,进行预防教育。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,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。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,一旦遇亊能够从容应对。

⑨、加强法治教育。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、安全意识,自我防范意识,避免受到不法侵害。

⑩、细致观察,正确应对。根据调查,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亊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。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。

四、如有以下情形出现,请您充分考虑孩子遭受欺凌的可能性:

1.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、抓伤等人为伤痕;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,很可能是想遮掩伤痕。

2.频繁丟失一些个人物品,如首饰、文具、玩具等,或者衣服、书包等物品总是有破损。

3.如厕习惯改变。

4.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、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,而且突然变得孤僻、怕生、特别依赖家长不愿接触其他小伙伴。

5.自伤、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。

6.不愿意上学,或者经常无故逃学、装病请假。

7.频繁的失眠、噩梦、尿床。

家长朋友,我们共有一个关心、爱护的对象——您的子女,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,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配合,我们愿与你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有爱的的校园环境,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!


繁峙县职业教育集团

2023年3月30日


编辑:李计文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繁峙县职业教育中心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繁峙县职业教育集团版权所有
联系地址: 繁峙县杏园乡杏园村杏园中学西侧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